川普雖然在 2025 年初表態反對風力發電,指責風機昂貴又缺乏支持,但在亞太地區,除了之前介紹的台灣的離岸風電蓬勃發展,鄰近的日本、韓國也發展迅速。
本文將更進一步介紹日本、韓國的離岸風電市場,包含政策目標、發展現況,以及最近(2024年年底)風場招標結果。

AI製圖
日本

風電潛力:根據三菱綜合研究所的報告,至 2050 年,日本固定式風電開發潛力有 70 GW,主要位於太平洋側;具較低開發成本的 浮動式風電潛力則達 1,477GW,太平洋測、日本海測皆有適合開發的場址。
政策目標:根據 2025 年 2 月拍板的「第七次能源基本計畫」,預計 2040 年 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達 40-50%,其中 風力 4% 到 8%。離岸風電裝置目標要在 2030 年前達 10GW、2040 年達 20-45GW。
發展現況:日本自 2011 年 福島核災後便在 福島外海開始投入 離岸風電示範機組 的研發與架設,分別架設過 2、5、7MW 風機,而後於 2020年除役。首座商業規模的風場 秋田能代(裝置容量 55MW),在 2022 年開始運轉。截至 2024 年 10 月,全國 離岸風電裝置容量有 300MW。
日本在 2020 年舉行 第一次離岸風電的招標、2021 年公告結果(招標容量 1.7GW);2022 年進行 第二次招標、2023 年公告結果(招標容量 1.8GW)。得標的開發商多為 日本電力公司 跟 大型商社,也有少數外商如 德國萊茵能源(RWE) 的參與。
2024 年第三次招標結果也已於當年度公告:位於青森縣的案場(裝置容量 615MW)由日本東京電力和中部電力合資的捷熱能源(JERA)主導,加上日本電信旗下的Green Power Investment、東北電力組成的集團取得開發權。而位於山形縣的案場(裝置容量 450MW)則由英國石油(BP)以及日商丸紅、丸高、關西電力、東京瓦斯組成的集團取得開發權。
此外,日本也於 2024 年 6 月進行浮動式離岸風電示範案的招標,一個案場位於秋田縣外海(裝置容量 15MW),另一個案場位於愛知縣外海(裝置容量大於 15MW),都將採取半潛式浮台,預計 2029-2031 年完工。
不過在第一次招標獲得開發權的三菱商事(Mitsubishi Corporation)2025 年 2 月表示,因為投資環境發生重大改變,需要重新評估旗下的離岸風場開發,也替日本的離岸風電市場增添變數。
韓國

風電潛力:根據全球風能協會(GWEC)的報告,韓國固定式及浮動式離岸風電開發潛能有 624GW,具開發潛力區域位於西側、西南側、南測、東南側以及濟州島。
政策目標:根據 2024 年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「第十一次長期電力供需基本計畫」,政府設定 2030 年離岸風電裝置目標 14.3GW、2038 年達 40.7GW。
發展現況:韓國首座離岸風場 Tamra(裝置容量30MW)在 2016 首次發電、2017 年全數運轉,此外國內有多座示範風機、風場,由國營電力公司和研究機構開發。截至 2024 年,約有 150MW的風電建置量。而韓國首座具商業規模且由私部門開發的風場 Jeonnam 1(裝置容量 96MW),由本土能源公司 SK Innovation E&S 和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(CIP)合資,於 2024 年底完成所有風機安裝,預計 2025 上半年正式營運商轉。
韓國政府在 2022 年舉行首次離岸風電的招標(招標容量 99MW),2023 年也有一次招標(招標容量 1.4GW)。為加速建設,政府在 2024 年 8 月公布離岸風電競標路徑圖、10 月招標,並於 12 月公布招標結果,其中離岸風電有 5 個專案、總計 1,886 MW得標;其中有 4 個專案是固定式風電,共計 1,136 MW 獲選,得標的開發商包含本土及外商,有來自新加坡的 Equis 集團、新加坡韋能能源(Vena Energy)和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(CIP)合資企業,以及韓國開發商 Daehan Green Energy。還有 1 個是浮動式風電專案,裝置容量 750 MW,由挪威國家石油公司(Equinor)所開發,這是韓國首座得標的浮動式風場,順利完工後有望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浮動式風場。
小結:
日本離岸風電發展受深海地形影響,很早就開始投入浮動式示範機組跟計畫的開發,以期能打開浮動式風電的潛能;從多輪競標結果來看,日商在競爭中佔有優勢。韓國在固定式風場開發不久後也開始浮動式風場的競標,希望快速走向商業規模的開發;從目前的市場參與來說,外商與本土開發商各有競爭利基。
下次將和您介紹東南亞風電的發展,我們下回見!
延伸閱讀:
產業風雲:台灣本土離岸風電開發商
作者簡介|詹大安
曾居住於台北、紐約。從城市文化風貌到跨國產業研究,在工作和生活之間,嘗試以更宏觀的視角察覺變化中的趨勢。以口舌品味美食、以足跡行遍世界、以文字記錄當下,同時致力於行銷台灣形象的國際經貿工作者。部落格請點選。
作者簡介|YL Ko
畢業後踏入台灣離岸風電產業,曾任職於政府、開發、顧問單位。喜歡在飛機經過台灣西海岸上空時,提醒大家看看海上的白色風機。
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:

3/22開始,每周六開課!
職稱同為PM,產品經理 年薪上看 180 萬!
建構一套創新產品的開發流程
個案解析教學+課堂試題演練+提供模擬題庫
產品經理專業養成,搶佔下一個熱門職缺!
🔎 更多業界優質課程,歡迎洽詢:
創新未來學校|線上學習顧問LINE@
創新未來學校|FB粉絲專頁
創新未來學校|Instagram
Comments